半月談記者 雷嘉興
廣西賀州,素有長壽美名。中國科學院曾發布報告,認為這里長壽環境質量優異、長壽資源豐富多樣、長壽老人幸福健康,并將賀州稱為“健康長壽之市”。不過這座城市并不滿足于此,而是不斷開拓思路、開發資源,立足環境優勢和區位特點,融入大灣區,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賀州市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與粵港澳地區經濟融合、產業對接、文化交流的重要戰略支點。自去年5月正式成為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后,賀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機遇,優化“雙飛地經濟”模式,夯實交通物流基礎,強化平臺和人才科技驅動力,持續推動東融跑出“加速度”。
2019年11月12日,在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土瑤”群眾將收獲的大肉姜挑下山 陸波岸 攝
“雙飛地經濟”迸發新活力??
在賀州生態產業園一個車間,工人們正加緊生產LED驅動芯片和額溫槍傳感器。“我們公司的芯片設計在深圳進行,而芯片封裝及測試則在賀州進行,這樣的研發生產模式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廣西天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助理陳勇燁說。
近年來,賀州積極發展“雙飛地經濟”新模式,即科研孵化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轉化在賀州的發展模式。賀州還積極引導本地企業走出去,建立生產、加工、倉儲在賀州,銷售市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模式。這樣的模式實現了賀州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雙向交融、聯動發展。
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經濟新業態轉化培育,賀州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綠色高端碳酸鈣、金屬新材料、生物制藥等重點產業集群,引進一批引領型、補鏈型、核心型的產業項目。如今,新經濟新業態已成為賀州經濟發展主角。
在廣西中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作業機器轟鳴聲陣陣,工人緊張忙碌施工。據了解,集團投資建設的碳酸鈣新材料產業園和氯堿碳酸鈣循環經濟產業園總投資超百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70億元。
“我們選擇賀州,正是看準了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以及東融機遇,同時更好地服務集團戰略布局,輻射大灣區。”廣西中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念軍說,項目在賀州落地將推進當地碳酸鈣產業轉型升級。
為更好對接和發展產業項目,賀州組建招商隊伍常駐廣東進行全方位對接。
賀州市政府駐粵港澳大灣區經貿聯絡處主任陳松說,通過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各級政府、行業協會在規劃、政策等方面的交流,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客商,目前賀州已經引進生物科技、芯片設計制造等新經濟新業態企業項目,產業布局更加多元化。
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賀州共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351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746.73億元,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502.32億元,其中,新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186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299.82億元。
柔性引才 ,打造“人才飛地”
地方要發展,人才是繞不開的話題。賀州作為一個后發展的新興城市,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必須要有超常規的辦法和手段。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賀州顯然剛性引力不足。為彌補這個缺憾,賀州堅持“剛性引力不足柔性補”的理念,創新柔性引才、“人才飛地”等模式,實現人才東融“剛柔并濟”。
“粵港澳大灣區是人才富礦,而賀州的條件肯定比不上大灣區,很難吸引人才落地。那我們就通過柔性引才,豐富我們的智囊團。” 賀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勇波說,賀州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的理念,創新“智囊式”組建團隊、“候鳥式”聘請專家等引才方式,成效明顯。
粵港澳三地高校資源豐富,集聚了一大批高水平重點實驗室和科研機構,人才薈萃。2018年以來,賀州先后與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及南方創業服務中心等高校和智庫簽訂合作協議。數據顯示,近3年,賀州引進了包括新材料專家瞿金平院士等65名國內外行業領軍人才到賀州開展智力服務。
人才引進帶動項目落地。唐勇波說,2017年年底引進的莊賢韓博士在賀州發展了一個生物醫藥項目。在優質服務和生態環境優勢吸引下,莊賢韓帶領一個博士團隊組建賀州健康云港,先后引進7個上下游企業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可實現產值超百億元。
此外,賀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積極打造“人才飛地”,以項目為紐帶、以產業為導向突破地域限制,逐步打造“項目在大灣區就近就地孵化、成果向賀州轉移轉化”的“空中走廊”。賀州生態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小芬表示,通過“人才飛地”模式,目前已基本實現從發達地區“引”,到育成中心“育”,最后在園區內“量產”的招商引資創新思路。
面朝大灣區,發展大旅游
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的賀州,生態資源優異,森林覆蓋率達72.9%,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6倍,擁有黃姚古鎮、姑婆山等著名旅游景區。依托區位、生態和長壽品牌等特色優勢,賀州市大力發展康養旅游產業。
明清宅院,青磚黛瓦,飛檐畫棟……黃姚古鎮嶺南風格濃郁,吸引了不少游客。黃姚古鎮旅游文化產業區是賀州融入大灣區發展、接受大灣區輻射、對接大灣區市場的重要窗口。近年來,這里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對康養旅游的需求,引進一批來自大灣區的企業投資興業。
姑婆山森林覆蓋率99.5%,負氧離子最高達每立方厘米16萬個,有華南“天然氧吧”和“療養勝地”的美譽,優異的生態資源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不少大灣區游客前來。“姑婆山溫泉資源豐富,我們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客戶資源,把賀州天沐溫泉項目打造成大灣區人度假、休閑和養生的后花園。”廣西天沐溫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志文說。
姑婆山森林生態養生旅游產業區管委會副主任譚秋紅說,姑婆山森林生態養生旅游產業區在經營模式上借鑒外地重大開放平臺建設的先進經驗,以產業區作為“飛入地”,引進知名旅游企業、精英管理團隊,促進產業區提質改造,不斷提升游客旅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