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總面積1752平方公里,轄16個鎮街,266個行政村(社區),108萬人口,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大縣、“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山東省雙擁模范縣、山東省文明縣、山東省綠化模范縣。
莒南歷史厚重,人文璀璨。這里流淌著龍山文化4000余年的靈氣和血脈,培育形成了輝煌燦爛的莒文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為山東三大文化。這里走出了抗金名將楊妙真、抗倭英雄孫鏜、明朝重臣王璟以及文化大家莊瑤、莊陔蘭等一大批歷史名人。莒南是一方紅色的熱土,是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省四個一類革命老區縣之一,被譽為“齊魯紅都”、山東的“小延安”。1945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政府——山東省政府在莒南大店鎮宣告成立,莒南縣成為全省黨政軍指揮中心。
山東省政府舊址一隅
莒南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莒南近海臨港,地處青島港、嵐山港、連云港等沿海七大港口的強輻射區,處于臨日連綿經濟帶重要區域,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嵐濟路、莒新路、莒阿路等省際公路貫穿全境,長深高速、新菏兗日鐵路、瓦日鐵路把莒南與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等發達地區連為一體。
莒南生態怡人,宜居宜游。作為山東省第三批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1%,森林覆蓋率達到38.4%,城區綠化率44%,人均綠地面積40平方米。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光秀美。依托城區水系,先后規劃實施了五大生態水系治理以及大水網工程,建設了橫貫縣域、南北呼應的兩條百里水系長廊,打造了山水相依、綠樹成蔭的生態宜居之城,濕地面積達到3.5萬畝,雞龍河濕地被評為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擁有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4處,境內有天然臥佛、天馬島、臥佛寺等景觀。
茶鄉茶香濃
莒南開放包容,活力無限。現代農業蓬勃發展,重點建設八大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總面積66.4萬畝,全縣農業“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總數達164個、注冊農產品商標305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山東省著名商標9個,擁有“莒南花生”“莒南綠茶”“莒南板栗”“大店草莓”“莒南驢肉”“厲家寨櫻桃”6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全國最大的花生及制品生產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花生)、全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區、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縣。工業經濟持續走強,是全球最大的谷氨酸、黃原膠、氨基酸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優質鎳合金生產基地。
(資料來源:中共莒南縣委宣傳部 編輯:班和平)